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母婴育儿 > 正文

儿子今天在学校门口捡到10块钱觉得没什么用又扔掉,如何教育他?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1-07 02:53:47浏览:19分类:母婴育儿

孩子在学校门口捡到10块钱,觉得没什么用,又扔掉了,这说明孩子对钱没有概念,估计平时父母也很少让接触钱,或者让孩子拿钱去买东西吧。所以孩子不知道钱的价值,在捡到后以为它和一张白纸没什么区别,于是把它扔掉了。

估计题主的孩子年纪还小,例如读小学一年级,还没有学到钱币吧。不然,他是不会不知道钱的价值的。

因此,卡卡妈觉得,题主可以侧重以下两个方面去教育孩子:一方面是让孩子认识钱币;另一方面是让孩子知道捡到东西后应该怎样处理。

一、教孩子认识钱币

平时,家长可以让孩子认识一下不同面值的钱币,并且告诉他,这些钱币可以买些什么东西,让孩子对钱币有个印象。

儿子今天在学校门口捡到10块钱觉得没什么用又扔掉,如何教育他?

同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十张一元的纸币等于一张十元的钱币;十张十元的钱币等于一张百元大钞这样,孩子以后学习货币时,在货币单位的转换上,也会觉得容易一些。

平时,家长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认识钱的价值。例如让孩子拿钱去小买部买些东西,或者去买东西的时候,考一考孩子,让他算一算买五块钱的东西,付了十块钱,老板需要找回多少钱等等。

二、教孩子学会处理捡到的东西

家长平时要教育孩子,捡到东西后,不要随意扔掉,也不能自己拿回家,或者送给朋友,而是应该交还给失主。

如果不清楚失主是谁,而且是在学机校附近捡到的,可以拿回学校,放到失物招领处,或者交给老师、门卫等等;如果是在其它地方捡到的,可以交给警察叔叔,或者告诉父母,让父母陪他一起处理。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怎么教育孩子拾金不昧

拾金不昧本来就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这种行为是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的。4岁男孩捡到五角钱交给警察叔叔,从小就懂得拾金不昧。

4岁男孩捡到五角钱交给叔叔,爸爸也很欣慰。

事情发生在浙江杭州,11月21日,孩子跟爸爸一起出去散步,四岁的儿子在路边捡到了五角钱,孩子一直说着要把钱交给警察叔叔,就沿着路一直找警察。最后在一个路口遇到了交警,就把钱交给了交警。孩子很单纯,爸爸看到这一幕也感觉到很欣慰!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拾金不昧的精神呢?

家长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良好榜样。

很多孩子的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没有一定的明辨是非观念,也听不懂道理,喜欢一味的模仿家长。家长就是孩子所学习的对象,在这种时候,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捡到东西要当着孩子的面,将东西交给警察或者是归还给失主,不要因为捡到的是一个不值钱的,或者是一个小物件就占为己有,容易让孩子有错误观念,影响孩子的正确行为。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拾金不昧是正确的、是好的,要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良好榜样和正确示范!

对孩子拾金不昧的行为给予奖励。

孩子是非常单纯的,心中并没有过多的心思,知道自己做对了,就应该给予奖励。当家长发现孩子有拾金不昧的行为时,应该给予强化,对孩子拾金不昧的行为给予奖励。

要让孩子感受到拾金不昧的成就感和快乐,给孩子讲道理。

很多时候口头夸奖更加直接和生动,在孩子有拾金不昧的行为时,直接夸赞孩子,让孩子体会到拾金不昧的成就感和快乐。不仅如此,当孩子想要将捡到的东西占为己有时,可以尝试着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换位思考!

你告诉孩子,如果那件东西是他丢失的,他一定很想找回来,要是特别心爱的东西的话,还会哭泣的,如果把自己买冰淇淋的钱丢了,那是很难过的一件事,吃不到自己心爱的零食了。要是那时候有人还给他了,是不是很快乐的一件事?那么当他捡到别人的东西或钱的时候,别人也特别想找回去,而且也特别着急,甚至会哭的,所以尽快把东西交还失主,做一个拾金不昧的人,不仅仅让对方快乐了,自己也快乐了,这样的话,你教会了孩子“给予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且孩子以后长大不仅仅学识有长进,还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哦!因为他明白了,父母给予了他什么。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