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成语!!!!!!!!!!!!!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3-23 13:34:31浏览:12分类:教育知识

描写人物仪态、风貌

憨态可掬 文质彬彬 风度翩翩 相貌堂堂 落落大方

斗志昂扬 意气风发 威风凛凛 容光焕发 神采奕奕

描写人物神情、情绪

悠然自得 眉飞色舞 喜笑颜开 神采奕奕 欣喜若狂

呆若木鸡 喜出望外 垂头丧气 无动于衷 勃然大怒

形容人的口才

能说会道 巧舌如簧 能言善辩 滔滔不绝 伶牙俐齿

出口成章 语惊四座 娓娓而谈 妙语连珠 口若悬河

描写人间情意

恩重如山 深情厚谊 手足情深 形影不离 血浓于水

志同道合 风雨同舟 赤诚相待 肝胆相照 生死相依

说明知事晓理方面

循序渐进 日积月累 温故知新 勤能补拙 笨鸟先飞

学无止境 学海无涯 滴水穿石 发奋图强 开卷有益

含有方位词的成语

拆前补后 前仆后继 南征北战 前因后果

瞻前顾后 前思后想 上窜下跳 南腔北调

含有飞鸟名称的成语

鹏程万里 龙飞凤舞 鹬蚌相争 莺歌燕舞 一箭双雕 鹤立鸡群

首尾字相同的成语

精益求精 忍无可忍 痛定思痛 闻所未闻

神乎其神 贼喊捉贼 举不胜举 防不胜防

含一对反义词的成语

欢天喜地 积少成多 弄巧成拙 东奔西走

苦尽甘来 扶老携幼 感天动地 欺上瞒下

含人体器官的成语

胸有成竹 口蜜腹剑 张口结舌 情同手足

眉飞色舞 了如指掌 归心似箭 手舞足蹈

描写人物动作

走马观花 欢呼雀跃 扶老携幼 手舞足蹈 促膝谈心

前俯后仰 奔走相告 跋山涉水 前赴后继 张牙舞爪

描写事物的气势、气氛

无懈可击 锐不可当 雷厉风行 震耳欲聋 惊心动魄

铺天盖地 势如破竹 气贯长虹 万马奔腾 如履平地

形容繁荣兴盛景象

济济一堂 热火朝天 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座无虚席

高朋满座 如火如荼 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 川流不息

描写日月风云

大雨如注 滂沱大雨 银装素裹 皓月千里 晨光熹微

云雾迷蒙 风清月朗 春风化雨 暴风骤雨 风驰电掣

带有近义词的成语

兴国安邦 翻山越岭 百依百顺 背井离乡 长吁短叹

道听途说 丢盔弃甲 调兵遣将 甜言蜜语 眼疾手快

比喻构词:

一败如水 胆小如鼠 引狼入室 风驰电掣 刀山火海

一贫如洗 料事如神 视死如归 对答如流 挥金如土

铁证如山 度日如年 心急如焚 巧舌如簧 如雷贯耳

如履薄冰 如日中天 势如破竹 稳如泰山 骨瘦如柴

爱财如命 暴跳如雷 红叶似火 心乱如麻 高手如林

健步如飞 守口如瓶 栩栩如生 骄阳似火 冷若冰霜

门庭若市 恩重如山 从善如流 观者如云 浩如烟海

夸张构词:

怒发冲冠 一目十行 一日千里 一字千斤 一泻千里

一触即发 百发百中 一日三秋 不毛之地 不计其数

胆大包天 寸步难行 一步登天 千钧一发

反义构词:

弃暗投明 取长补短 后今薄古 生离死别 苦尽甘来

七上八下 九死一生 三长两短 大同小异 大材小用

大智若愚 小题大做 上行下效 上窜下跳 无中生有

天翻地覆 化险为夷 凶多吉少 古为今用 古往今来

旧仇新恨 出生入死 生离死别 有名无实 有备无患

有眼无珠 寻死觅活 异口同声 异曲同工 阳奉阴违

此起彼伏 吐故纳新 同甘共苦 因小失大 优胜劣败

自生自灭 评头论足 远交近攻 求同存异 声东击西

克己奉公 扶弱抑强 改邪归正 里应外合 删繁就简

彻头彻尾 空前绝后 顶天立地 拨乱反正 居安思危

承上启下 承前启后 虎头蛇尾 明争暗斗 明枪暗箭

明察暗访 知己知彼 供不应求 舍本求末 舍生忘死

舍近求远 举足轻重 前因后果 将信将疑 南腔北调

南辕北辙 挑肥拣瘦 柳暗花明 厚此薄彼 除旧更新

畏首畏尾 绝无仅有 谄上欺下 起死回生 顾此失彼

能屈能伸 深入浅出 推陈出新 假公济私 量入为出

惩前毖后 街头巷尾 摇头摆尾 僧多粥少 颠倒是非

颠倒黑白 避实就虚 避重就轻 藏头露尾 瞻前顾后

近义构词:

胡言乱语 狐群狗党 胡思乱想 虎背熊腰 自轻自贱

自暴自弃 仁人志士 人山人海 日久天长 日新月异

争分夺秒 崇山峻岭 想方设法 调兵遣将 丢盔弃甲

金枝玉叶 甜言蜜语 花言巧语 含辛茹苦 穷凶极恶

手舞足蹈 呼风唤雨 长吁短叹 长年累月 引经据典

风起云涌 雷厉风行 魂飞魄散 龙腾虎跃 争名夺利

高瞻远瞩 流言蜚语 假仁假义

A B C C :

波光粼粼 神采奕奕 生气勃勃 忧心忡忡 气势汹汹

得意洋洋 忠心耿耿 大腹便便 虎视眈眈 小心翼翼

死气沉沉 喜气洋洋 风尘仆仆 大名鼎鼎

A A B C :

欣欣向荣 默默无闻 夸夸其谈 蒸蒸日上 人人皆知

井井有条 斤斤计较 奄奄一息 津津有味 历历可数

滔滔不绝 人人自危 心心相映 历历在目 洋洋得意

摇摇欲坠 比比皆是 循循善诱 蠢蠢欲动 步步为营

娓娓动听 格格不入 耿耿于怀 振振有词

A B A C :

不闻不问 不知不觉 无边无际 无忧无虑 自由自在

自言自语 自作自受 全心全意 一模一样 不折不扣

无影无踪 半信半疑 如痴如醉 人山人海 不三不四

大手大脚 毛手毛脚 碍手碍脚 缩手缩脚

A A B B :

山山水水 高高兴兴 三三两两 熙熙攘攘 口口声声

大大咧咧 原原本本 兢兢业业 战战兢兢 鬼鬼祟祟

吞吞吐吐 形形色色 慌慌张张 清清楚楚

成语接龙:(可以谐音)

A 组 :

心口如一 一笔抹杀 杀一儆百 百家争鸣 鸣锣开道

道不拾遗 遗臭万年 年富力强 强词夺理 理直气壮

壮志凌云 云中白鹤 鹤发童颜 颜筋柳骨 骨肉相残

残兵败将 将信将疑 疑神疑鬼

B 组 :

斗志昂扬 扬眉吐气 气味相投 投机取巧 巧立名目

目送手挥 挥洒自如 如释重负 负荆请罪 罪魁祸首

首屈一指 指鹿为马 马到成功 公德圆满

C 组 :

大快人心 心旷神怡 怡然自得 得意忘形 形势逼人

人浮于事 事出有因 因小失大 大庭广众 众星捧月

月中折桂

巧找规律记成语

巧藏城市名:

一技之长 春风化雨 来日方长 沙里淘金 难能可贵

阳春白雪 声东击西 安居乐业 一步登天 津津有味

巧藏学习的事物名称:

千言万语 文通字顺 百炼成钢 笔墨纸砚 不计其数

学有专长 博览群书 包罗万象 九州方圆 规行矩步

巧藏动物机关(12生肖成语结尾):

胆小如鼠 力大如牛 生龙活虎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打草惊蛇 悬崖勒马 顺手牵羊 杀鸡儆猴 呆若木鸡

白云苍狗 形同狗彘

巧藏人体部位:

焦头乱额 另眼相看 画龙点睛 一目了然 扬眉吐气

千钧一发 掩耳盗铃 嗤之以鼻 摇唇鼓舌 唇齿相依

劈头盖脸 三头六臂 一手遮天 了如指掌 口蜜腹剑

铁石心肠 肝胆相照 集腋成裘 瞠目结舌 卑躬屈膝

摩肩接踵 指手画脚 异香扑鼻 别具匠心 洗心革面

巧藏数字:

多此一举 说一不二 三头六臂 四通八达 五湖四海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 九霄云外 十全十美

趣记成语

含有"手"的成语:

手舞足蹈 心灵手巧 手到擒来 手忙脚乱 得心应手

爱不释手 手足无助 心狠手辣 情同手足

含有"虎"字成语:

虎头蛇尾 生龙活虎 虎口拔牙 龙争虎斗 龙盘虎踞

骑虎难下 龙潭虎穴 降龙伏虎 虎背熊腰 虎口脱险

调虎离山 羊入虎口 放虎归山 龙腾虎跃 养虎遗患

狼吞虎咽 谈虎色变 虎视眈眈 如狼似虎 虎口余生

为虎作伥

含有"然"字成语:

怡然自得 依然如故 恍然大悟 茫然若失 浑然一体

豁然开朗 安然无恙 焕然一新 庞然大物 蔚然成风

迥然不同 泰然处之 防患未然 怦然心动 哑然失笑

昭然若揭 斐然成章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万象更新 千军万马 对牛弹琴 声名狼藉 杯弓蛇影

鸡毛蒜皮 指鹿为马 鹤立鸡群 抱头鼠窜 亡羊补牢

狗急跳墙 如鱼得水 惊弓之鸟 画龙点睛 兔死狐悲

翁中捉鳖 鸡鸣狗盗 黔驴技穷 鹏程万里 鹤发童颜

哀鸿遍野 兵荒马乱 管中窥豹 爱屋及乌 鱼目混珠

骑虎难下 守株待兔 顺手牵羊 螳臂挡车 蜂拥而至

泥牛入海 叶公好龙 一箭双雕 噤若寒蝉 井底之蛙

绳头微利 门可罗雀 蜻蜓点水 狗头军师 狐群狗党

狗屁不通

巧藏小诗:(你能找出小诗,在五分钟内记住这些成语吗?):

一日千里 半壁江山 绿林好汉

一触即发 半途而废 红极一时

一鼓作气 半路出家 喜出望外 雨后春笋

一举成名 半信半疑 爱不释手 风吹草动

穿针引线 锦上添花 衣冠禽兽

戴月披星 红颜薄命 花言巧语

叫苦连天 一目了然 声东击西

惊天动地 万马奔腾 家喻户晓

联句成段记成语:

那里风和日丽,山青水秀叫人留恋忘返;

那里姹紫嫣红,奇花异草叫人目不暇接;

那里生机勃勃,珍禽异兽叫人耳目一新;

那里还有至理名言,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成语!!!!!!!!!!!!!

成语用法归类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

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惊慌失措 漫不经心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炯炯有神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

奋不顾身 舍己为人 坚强不屈 赤胆忠心 不屈不挠

忠贞不渝 誓死不二 威武不屈 舍生忘死 肝胆相照

克己奉公 一尘不染 两袖清风 见利忘义 永垂不朽

顶天立地 豁达大度 兢兢业业 卖国求荣 恬不知耻

贪生怕死 厚颜无耻

描写学习的词:

学无止境 学而不厌 真才实学 好学不倦 不学无术

勤学好问 发奋图强 废寝忘食 争分夺秒 孜孜不倦

笨鸟先飞 闻鸡起舞 自强不息 只争朝夕 不甘示弱

全力以赴 力争上游 披荆斩棘

描写谦虚的词:

不骄不躁 大智若愚 功成不居 戒骄戒躁 洗耳恭听

虚怀若谷 自知之明 谨言慎行

描写骄傲的词:

班门弄斧 孤芳自赏 居功自傲 目空一切 目中无人

恃才傲物 妄自尊大 忘乎所以 唯我独尊 自高自大

自鸣得意 自我陶醉 自命不凡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

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安 心猿意马 心慌意乱

七上八下 心急如焚

描写人的语言:

口若悬河 对答如流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高谈阔论

豪言壮语 夸夸其谈 花言巧语

描写人容貌体态的词:

闭花羞月 沉鱼落雁 出水芙蓉 明眸皓齿 美如冠玉

倾国倾城 国色天香 鹤发童颜 眉清目秀 和蔼可亲

心慈面善 张牙舞爪 愁眉苦脸 冰清玉洁 雍容华贵

文质彬彬 威风凛凛 老态龙钟 虎背熊腰 如花似玉

容光焕发 落落大方 弱不禁风 大腹便便 面黄肌瘦

卓约多姿 其貌不扬 蓬头垢面 瘦骨嶙嶙

描写说的词:

直言不讳 无所顾忌 拐弯抹角 故弄玄虚 侃侃而谈

滔滔不绝 虚情假意 推心置腹 旁敲侧击 喋喋不休

慢条斯理 含糊其辞 唠唠叨叨 振振有词 肆无忌惮

大言不惭 娓娓动听 绘声绘色 对答如流 自圆其说

闲言碎语

描写高兴的词:

眉开眼笑 捧腹大笑 眉飞色舞 手舞足蹈 如获至宝

喜笑颜开 相视而笑 谈笑风生 笑容可掬 兴高采烈

喜上眉梢 喜从天降

描写友情的词:

亲密无间 推心置腹 肝胆相照 情同手足 志同道合

风雨同舟 荣辱与共 同甘共苦 关怀备至 盛情款待

促膝谈心 情深似海 拔刀相助 海誓山盟 心心相印

描写花的词:

万紫千红 春暖花开 鸟语花香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百花争艳 遍地开花 锦上添花 火树银花 明日黄花

春花秋月 过时黄花 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奇花异草

含有云的词:

云雾迷蒙 九霄云外 腾云驾雾 壮志凌云 风云变幻

风起云涌 行云流水 风卷残云 彤云密布 浮云蔽日

孤云野鹤 烘云托月 过眼烟云 烟消云散 朝云暮雨

含有雨的词:

大雨倾盆 血雨腥风 风雨交加 风调雨顺 枪林弹雨

风雨同舟 风雨无阻 和风细雨 狂风暴雨 满城风雨

滂沱大雨 春风化雨 风雨飘摇 斜风细雨 未雨绸缪

描写山的词:

崇山峻岭 山明水秀 悬崖峭壁 峰峦雄伟 漫山遍野

江山如画 还我河山 湖光山色 山穷水尽 大好河山

刀山火海 地动山摇 锦绣河山 逼上梁山

描写水的词:

水流湍急 一泻千里 波澜壮阔 波涛汹涌 水平如镜

翻腾怒吼 高山流水 千山万水 水滴石穿 水乳交融

血流成河 滴水不漏 杯水车薪 洪水猛兽 流水无情

描写颜色的词: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一碧千里 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翠色欲流 古色古香 姹紫嫣红 面如土色 五光十色

灯红酒绿 青红皂白 绿水青山 光彩夺目

描写稀少的词:

不可多得 凤毛麟角 九牛一毛 绝无仅有 空前绝后

寥寥无几 寥若星辰 宁缺勿乱 前所未闻 屈指可数

三三两两 铁树开花 微乎其微 一鳞半爪 一丝一毫

百里挑一 沧海一粟 千古绝唱 微不足道 独具匠心

独树一帜 独占鳌头

描写热闹繁华安静的词:

接踵摩肩 车水马龙 川流不息 纷至沓来 花花世界

举袖为云 挥汗如雨 接踵而至 络绎不绝 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水泄不通 人声鼎沸 人欢马叫 人山人海

震耳欲聋 座无虚席 万籁俱寂 鸦雀无声 门可罗雀

描写丰富繁多的词:

包罗万象 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无奇不有

无穷无尽 无所不包 五花八门 形形色色 眼花缭乱

洋洋大观 一应俱全 应有尽有 应接不暇 比比皆是

不乏其人 不计其数 层出不穷 绰绰有余 多多益善

多如牛毛 俯拾皆是 举不胜举 漫山遍野 星罗棋布

多才多艺 足智多谋 丰富多彩

寓言故事类:

拔苗助长 狐假虎威 亡羊补牢 坐井观天 刻舟求剑

叶公好龙 守株待兔 画蛇添足 愚公移山 精卫填海

掩耳盗铃 画饼充饥 画地为牢 杀鸡儆猴 对牛弹琴

盲人摸象

历史故事类:

完璧归赵 程门立雪 三顾茅庐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指鹿为马 闻鸡起舞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杞人忧天 画龙点睛 南柯一梦 卧薪尝胆 洛阳纸贵

成语之最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

最悬殊的区别--天壤之别

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

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斤

最绝望的前途--山穷水尽

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最高的巨人--顶天立地

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摘要:七律作为成于唐盛于唐的近体诗体,形式要求甚为严格,这种严格规范的形式美就决定了七律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作为七律集大成者的杜甫,也是在极具束缚力的诗歌体式中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将诗歌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本文选择代表杜甫七律较高成就的《登高》一诗,着重从七律的格律形式和诗人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两方面结合内容探索七律的独特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杜甫 七言律诗 《登高》 艺术表现

引言

艺术表现力可理解为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感染力,诗歌作为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更是在艺术表现力上有它自身的要求。在唐代众多的诗歌体式中,律诗的格律要求最为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七律又是律诗中较五律来讲形式上更为讲究的诗歌体式,这种具有严格规范的形式美决定了七律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七律的艺术表现力是通过两方面来共同达成的:一是它本身的这种形式上的要求,七言八句,较绝句、五律相对来说的“长句”形式,便于奔放驰骋的情感抒发,易与诗歌内容结合形成沉雄悲壮,慷慨激昂的艺术风格,同时在声律严格、体制有限的形式束缚下,诗人往往注重锤词炼字,力求言简意丰,七律便呈现出意蕴丰厚、内容厚实的艺术风貌;二是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诗体只是形式,并不能独自呈现表现力,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只有作者能够在诗体框架内巧妙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在局限的形式空间内游刃有余地表达出溢于言表的多重内涵,才能达到艺术功效,使诗兼并形式和内容呈现本身的艺术表现力。

杜甫是运用七律最多、最娴熟也是最为成功的诗人。他在诗体上的最大贡献,在于完成了七言律诗的定型化,同时,杜甫七律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取得了辉煌成就,他的七律在谋篇、造句、遣词、炼字及对各种技巧的熟练运用上,都超越了前人及同时代诗人。黄子云《野鸿诗的》曾针对杜甫的七律,作了如下批评:“杜之七律则千百年无伦比。其意之精密、法之变化,句之沉雄,词之整练,气之浩汗,神之摇曳,非一时笔舌所能罄。”[①]黄氏从意、法、句、词、气、神六个方面来评价杜甫的七律,真可谓慧眼独具。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说:“少陵七律与诸家异者有五:篇制多,一也;一题数首不尽,二也;好作物体,三也;诗料无所不入,四也;好自标榜,即以诗入诗,五也。此皆诸家所无。其它作法之变,更难尽数。”[②]胡氏运用比较的方法,更加凸现了杜甫七律的特点与成就,由此看来,杜甫是七律的集大成者,那么在杜甫七律中,这种诗体的独特艺术表现力便展露无遗。

《登高》[③]是杜甫56岁滞留夔州时所写。当时他生活无靠,又身患多病,心情愁苦至极,难以排遣,这年秋天他独登高台,百感交集,遂成此篇。对于《登高》一诗,历来诗论家都对其评价极高,杨伦在《杜诗镜诠》中称其为“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第一”,[④]胡应麟誉道:“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⑤]本文着重从七律的格律形式和诗人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两方面结合内容分析《登高》一诗,以此来探索七律的艺术表现力在杜甫手中的表现方式。

1.声律形式之美

律诗是唐代成熟起来的一种诗体,格律要求极为严格: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双句必须押韵,且一韵到底;颔联、颈联必须两两对仗;各句用字平仄相间。杜甫写诗非常讲究诗歌的形式,驾驭律诗这种高华典雅的诗歌形式,得心应手,尤其到了晚年,长期的生活磨炼和创作经验的积累,诗律更趋于精细,可以说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登高》一诗采用的艺术形式就是极为完美的。

1.1 平仄规整不拘泥

《登高》采用的是七律平仄格式中最正规的一种──首句入韵的仄起平收式。按照标准的七言律诗的格式,其平仄规律如下: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把原诗的平仄的实际与这个典型的标准格式的平仄对照一下, 就会发现, 原诗有几个地方的平仄与这个标准格式不一致,它们主要出现在首联和颈联。首联中不一致的是“风”、“猿”、“渚”、“沙”, 颈联不一致的是“百”和“多”,而尾联只有一个字与标准格式不同,即“潦”字,颔联则与标准格式完全一致。这样全诗的具体平仄格式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平仄平平平仄平

  渚清沙白鸟飞回。仄平平仄仄平平

  无边落木萧萧下,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尽长江滚滚来。仄仄平平仄仄平

  万里悲秋常做客,仄仄平平平仄仄

  百年多病独登台。仄平平仄仄平平

  艰难苦恨繁霜鬓,平平仄仄平平仄

  潦倒新停浊酒杯。平仄平平仄仄平

首联上句第一字仄声换成平声,下句第一字平声换成仄声,一开始便用轻重的变化增加了两个节奏。“天高”一词与猿声连着表现一种高扬凌厉的情调,连续上扬之后,“猿啸”仄下沉,诗句两头均形成一个急速的起伏,最后一个“哀”字,扬而不返。颈联处在全诗景与情的转折点上,“百”、“多”处平仄的稍微调整让诗句更添了一份多病缠身的人生疾苦与无奈。然而,以上平仄同标准格式不同的地方, 都没有超越律诗的规定,也就是说,是律诗的规律允许的。这就表明,杜甫一方面严格按照律诗的要求去写诗,另一方面又在规律允许的范围内作一些适当的调整,而这些适当的调整又刚好和诗作表现的思想感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2韵律和谐不单调

此诗首句入韵,一、二、四、六、八句皆押韵:从首句开始,一、二、四、六、八句的押韵的字,依次是“哀”、“回”、“来”、“台”、“杯”,皆为“灰”韵,流畅的“灰”韵,便造成声调的回环流转,借飞旋回荡的意象将秋气的动态极尽描写。此作韵律和谐、音调铿锵,字字恰当,用语准确,这就加强了诗的音乐美,也就使诗更具有表现力。如尾联“艰难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并列结构,在声调上却具有抑扬顿挫四声的特色,读时一字一顿;“潦倒”“新停”为双声迭韵,在声调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节显得特别铿锵嘹亮,读时两字一顿。“繁霜鬓”对“浊酒杯”,其声调的妙用,也在所谓“抑扬抗坠之间”。在这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我们也可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1.3对仗工整不滞板

首联,“风”对“渚”,“天”对“沙”,“猿啸哀”对“鸟飞回” ,其中,“猿”“鸟”,走兽对飞禽;“啸”“飞”,声音对动作;“哀”,声音凄惨状,“回”,去而复返状,“哀”而又“回”,婉转凄惨,此外,此联精妙之处在于句中自对,“风”对“天”,高处景致;“急”对“高”,修饰“风”“天”意象。“渚”与“沙”并列,“清”与“白”相对,如此一来,沙滩、高地一脉相承,清爽白净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自然成景,而且,“风急天高”为仰视所感所观,“渚清沙白”为俯视所观所感,因此相对。

颔联“无”对“不”,“边”对“尽”,表界限。“落木”对“长江”,水木相对;“无边落木”、“不尽长江”,登高所见,声势浩大。“萧萧”对“滚滚”,拟声状貌,且以静对动。“落木下”对“长江来”,联合构成登高视野的二维空间。“下”对“来”,有处逆境低沉之感。

颈联“万”对“百”兼“里”对“年”,时间对空间。“秋”照应“病”,隐喻人生衰亡的季节与身心的困顿构成悲怨情绪的交集。“长”之频繁长久,对“独”之孤单无助,由线构成的面对孤立的一点,更显亲朋不在、只身飘零的生命之哀伤。因“作客”他乡而重阳“登台”,照应得顺理成章。此联空间上离家“万里”,情不知所系;时间上生不过“百年”,恨不知所起。时间与空间的坐标,以诗人为中心,百感交集,思绪万端。

尾联“艰难”对“潦倒”,渗透国运衰弱、身世困顿之苦,“苦恨”是对世事艰难的愁苦、无奈,“新停”则也是无法饮酒解愁的烦闷、无奈。“霜鬓”、“酒杯”都是愁苦至极的身中之物,时至今日,都染满了无尽的衰颓、惆怅。

细究起来,全诗在声律句式上,有极精密的考究。如前文所分析,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但是如此严整的对仗却并不显得滞板,风急、猿啸、鸟飞、木落,伴以滚滚而来的江水,整个境界卷入到急速的流动之中,然后是一声深深的叹息。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是增加了诗句的密度与容量。杜甫用了那么多在动作上相互连贯性极强的动词,造成全诗的流动感和整体感,使人读来有一气流转之感。严整的对仗被形象的流动感掩盖起来了,严密变得疏畅。全诗通过平仄的精心安排、字句的巧妙对仗来表现声象上的气势,可谓匠心独具。

2.表现手法之巧

如果只是按照诗律书上押韵、平仄、对仗的规定写出来的诗, 历代可谓甚多,七律诗也不在少数,然而像杜甫七律的优秀之作仍占少数。在严格的诗律形式中灵活巧妙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从而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也是杜甫七律诗取得如此之高成就的重要原因。杜甫善于吸收诸家之长,融汇贯通,因此他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2.1意象运用巧妙独特

在《登高》首联两句,十四字一笔拽出六种意象: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这六种意象分别从形、声、色、态不同角度,描述出了诗人登高望远所见的夔州地区深秋时节的独特风物,六种意象都极染悲秋之意,这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便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诗一开头就突出了一种动感:风急、天高、猿声哀鸣,渚清、沙白、鸟儿来回飞旋……本来写不出形态的秋气,都借这些意象所构成的这种飞旋回荡的动态显现出来了”。[⑥]这六种意象使声、色、意、觉全部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一气流转,位于诗首,有使人应接不暇之势,开篇因此便起势突兀,如狂飙来自天外。

2.2锤词炼字精炼传神

首联“猿啸哀”中一个“哀”字,就将长江三峡中的猿猴凄厉之声描述得淋漓尽致,使全诗为悲哀激荡的气氛所笼罩。每件景物的描写均用一字,却生动形象,体现出杜甫用词极为精炼传神。

在颔联中,杜甫运用迭字,迭字运用是增强诗歌音乐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秋日登高看江看树之廖阔远景, “无边”,旷远萧瑟,“萧萧下”,又加快落木了飘落的速度。“不尽”本来就境界壮阔,“滚滚来”又增添了“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萧萧”“滚滚”放大了落木的阵势和江水的流逝,无不传形、传声、传神,使诗句飞动起来。一句仰视,一句俯视,大有疏宕之气,不愧为千古名句。除此诗之外,他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等诗句都是运用迭字的佳例。叶梦得《石林诗话》则说:“诗下双字极难,须使七言、五言之间,除去五字、三字外,精神兴致,全见于两言,方为工妙。……老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夕,与‘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等,乃为超绝。”[⑦]以“超绝”来评价杜甫七律中的迭字,足以帮助我们认识杜甫表现在七律创作中功力深厚之程度。

2.3言简意丰,悲秋蕴多意

全诗之眼在于“悲秋”,悲秋即悲叹生命的凋零。颈联中,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一联八意,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⑧]“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万里”加上“悲秋”,“百年”更兼“多病”,“常作客”又逢“独登台”,诗人用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从多方面以多层次进行渲染和抒写,使感情的抒发达到了顶点,语言充满着张力,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首联的哀景遥相呼应,意境浑融。字少而意丰,语短而味久,显示了这位诗圣不凡的笔力。

2.4情景交融,构思精巧

杜甫的抒情诗往往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登高》亦不例外,全诗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写景是为了抒情,情又因景生,以景托情、情景交融、构思巧好,浑然无迹,写景或抒情,角度虽不同,但都以“悲秋”为中心来组织全篇的内容,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但与其他抒情诗略有所不同的是,杜甫在全诗的谋篇布局,节奏安排上巧妙出奇。

诗人先从为自己的感情所笼罩的眼前景色写起,后半首才归结到自己,呈示出登临时的感慨和登临前的心境。像杜甫其它的登高诗,都是按事情发生的自然顺序来撰写,如《九日五首》中的第一首,先从“独酌”、“登台”写起,然后申叙感慨;另一首登高之作《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领起,都是即事顺序成章的。唯有此首,先推出登高者眼前的景物,这景色中含有胡应麟所说的“飞扬震动”的境界,再在这一境界中出现人,即悲秋而又多病的自己,这就造成了感慨未抒气氛已成的动人的诗情。因此,胡应麟评此诗有“建瓴走坂之势”。

“杜诗七律流畅者不少,但此诗的结撰方式难度极大:首联密集的音节安排和写景的急速变换相对应,构成动荡回旋的意象;颔联用歌行式对仗,又增加了流畅的声情;颈联、尾联连用递进句法,一意贯穿,遂使全诗一气流注,峭快中回荡着飞旋流转的旋律。”[⑨]首句如狂飙来自天外,走诗骤猛疾急,使全诗为悲哀激荡的气氛所笼罩,“渚清”一句语势平缓,仿佛闲笔,实际上是为下句感情的滔滔倾泻酝酿契机,借写望中所见而逼出第三四句。颔联笔势滔滔而下,奔涌而出,雄峻奔放,浑重阔大。“无边”一句,给人以万景纷驰、百感交集之感。可是紧接着就是“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不仅展现出开阔辽远,无比壮观的境界,而且突出了诗人壮心不已的激情。颈联万里悲秋、百年多病又为形象性极强的画面展开了现实人生的壮阔背景,沉郁顿挫,蕴藉厚实,诗意更为拓开。尾联扣上诗题,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委婉哀怨,一唱三叹,与开篇《楚辞》般的天地雄浑之境,形成惨烈的对比。全诗八句收放自如,开阖随心,疾徐适度,强弱有致。通篇行致随心所欲,却又严循法规,开阖跌宕,全掌于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之下。

由此看来,杜甫在七律的创作中,别具匠心地将字法、句法、章法三者有机融入一首诗中,使其在艺术上产生出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来,此诗便是如此,八句内部各自关系和四联相互之间,叙景与抒情相呼应,工笔与写意相结合,节奏缓急与感情变化相对应,若进行细细分析的话,有几乎说不尽的构思之妙。杜甫用完美的艺术形式和错综变化的艺术手法,把暮年孤独、壮志难酬的泣血真情,表达得慷慨激越,悲壮苍凉。

“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⑩]“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骤读之,首尾若未尝有对者,胸腹若无意于对者。细绎之,则锱铢钧两,毫发不差,而建瓴走坂之势,如百川东注于尾闾之窟。至用句用字,又皆古今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真旷代之作。”[?]胡应麟的高度赞誉,杜甫的这首《登高》实当之而无愧了。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