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浪淘沙其七注释解释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3-28 09:45:19浏览:11分类:教育知识

浪淘沙其七注释解释如下:

一、释义解释

《浪淘沙·其七》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描写了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浪淘沙是一种诗歌体裁,由五言绝句演变而来,共有四句,每句五个字,押韵为平声。

这首诗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表现了钱塘江潮的奇观和美丽,也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具体的注释解释如下:

浪淘沙:指江浙地区的沙滩,在潮汐的冲刷下形成的浪涛。

八月:指农历八月,也就是每年的九月或十月。

涛声:指潮水涌来时发出的巨大声响。

吼地来:形容潮水如同猛兽一般咆哮着冲过来,气势非常惊人。

头高数丈:指潮头高达几丈,也就是几十米。

触山回:指潮水冲到岸边的山崖上,又被反弹回去。

须臾:一会儿,片刻。

却入海门去:指潮水退回到江海汇合的地方,也就是钱塘江口。

卷起沙堆:指潮水把沙滩上的沙子卷起来,形成一座座小山。

似雪堆:比喻卷起的沙堆在阳光下闪烁着白色,像雪一样。

二、出处解释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秋天到杭州任太常少卿时所作。当时正值钱塘江潮最盛之时,诗人登上六和塔观赏了这一自然奇观,并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后来被收录在《刘长卿集》中。

浪淘沙其七注释解释

《浪淘沙·其七》的创作背景和赏析

1、创作背景

刘禹锡是唐代中晚期的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政治上主张革新,参与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但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浪淘沙》是他的一组词作,共九首,写于他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的时期,后编为一组。

2、赏析

这首词以潮来潮去为线索,描写了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语言简洁有力,气势磅礴。词人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了潮水的气势和声势,以一个动词“触”字,表现了潮水的冲击力和反弹力,以一个动词“卷”字,描绘了潮水的卷带力和变化力。

词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把潮水与山、沙、雪相比,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词中不仅写出了潮水的形态,还写出了潮水的声音,增加了词的感染力。词人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暗示了自己的命运和心境,寄寓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