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王安石和陆游的诗中哪两句描写了春节的习俗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4-13 16:17:40浏览:10分类:教育知识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百节之首,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也是举国欢庆的日子。春节期间,神州大地一派张灯结彩的节日喜庆气氛,春节是小孩子们翘首以盼的节日,也是大人们走亲访友的日子,更有各种各样的活动以春节为主题而展开。

春节现在已然成为中国最重要和最具文化内涵的节日,更是推动内需消费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那么宋代的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呢?有哪些与现在不一样的习俗呢?王安石的《元日》这首诗,写的就是正月初一元日这一天里人们过春节的场景和春节的习俗,我们可以通过这首诗一探宋代春节的的原貌。

王安石的《元日》,原诗如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

“元日”是什么意思呢?元日在古代是指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开始的日子,元日是人们除旧布新、辞旧迎新的日子。

“元日”意思就是一年初始的日子,隋朝杜台卿在《玉烛宝典》中写道:“正月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

古代元日也叫“元旦”,“元旦”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晋书》载:“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元日的叫法很多:先秦时期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两汉时期称为“三朝”、“岁旦”、“正旦”等;魏晋南北朝则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唐宋元明时期称为“元旦”、“元”、“岁旦”、“新正”、“元日”。其中“元日”和“元旦”是使用最广泛、流传最久的两个称谓。

这种称谓一直沿用到清末,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以西历,所以便统计”,逐渐使用公历纪年,也就是阳历,于是就将阳历的一月一日规定为“新年”。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区别两个新年,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

从王安石的《元日》中,一窥北宋时期的春节习俗和文化

这首诗作于元日当天,全诗描写了元日这一天除旧迎新的三个习俗,更深一层地表达了王安石力推新法的信心和喜悦心情。

王安石在熙宁二年担任参知政事,变法随即开始,同年十二月官拜宰相。这首诗就创作于熙宁三年正月初一(元日),也预示着改革的春风即将吹进千家万户。

(一)元日第一个习俗,燃放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在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这也预示着新的一年来到了。燃放爆竹就成了具有强烈的节日仪式感的事情,燃放爆竹是辞旧迎新的一种仪式、一种信号。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元日的爆竹声中,或许王安石对变法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那么在元日燃放爆竹又有着怎样的寓意和内涵呢?“爆竹”,其实最初的爆竹就是指燃烧竹子,因为竹子燃烧时会发出噼里啪啦的爆裂之声。

古人认为燃放爆竹可以驱邪避害,所以到了元日的这一天,人们就会燃放爆竹。

《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关于《荆楚岁时记》后文会有详细的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爆竹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爆竹由最初的燃烧竹子逐渐变为竹子与火药的结合体,火药在爆竹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中国古代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隋唐时期的炼丹家在反复的实验过程中,发现将硝石、硫磺、木炭这三样东西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之后,可以引起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于是这一承载着古人智慧的发明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火药的发明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火药逐渐被普及和广泛使用。聪明的古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这样一经点燃,竹筒会发出更大的声响,单纯的燃烧竹子被慢慢取代了,但是“爆竹”这一名称却被保留了下来。

中国古代记述神话故事传说的《神异经》里记载:“西方山中有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这是文献中最早关于火药的记载。

到了北宋时期,民间开始普遍使用纸筒和麻茎包裹火药,并且将包裹火药的纸筒和麻茎编串起来,做成“鞭炮”,其名还叫爆竹。

正月初一燃放爆竹逐渐流行起来,逐渐形成了春节的一个传统。其实这也是古人对安泰生活的向往。

关于宋代的人们在春节燃放爆竹的习俗,有很多的记载。《通俗编排优》也记载:“古之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和王安石同时代的史学家刘敞在《爆竹》诗中写道:“烈火琅玕碎,深堂霹雳鸣”,这两句诗描写的就是爆竹燃放时红红火火、热烈喧闹的场景。

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也描写了除夕夜北宋都城开封燃放爆竹的场景:“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

由此可见在春节燃放爆竹是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而且在宋代成为了全国普遍意义上的庆祝活动。

春节燃放爆竹更多的是为了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红红火火的爆竹在噼里啪啦的爆裂声中也夹杂着人们的欢声笑语,这是快乐幸福的时刻。

现在人们在婚嫁、房屋修建、庆典、开业时,主客也会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二)元日的第二个习俗,喝屠苏酒

“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紧承上句,写的是一家人欢聚一堂,喝酒庆祝节日的喜庆氛围。

现在人们过春节不会再饮屠苏酒,但是在春节的餐桌上,酒水还是必不可少的,甚至用各种各样的饮品代替酒水。

中国的餐桌文化多多少少还是和酒有些关系的,一杯酒饱含着浓浓的情意。用酒来招待客人更是主人热情好客的表现,如果不胜酒力,以茶代酒也是很好的。

“屠苏”就是指屠苏酒,是古人喝的一种药酒,将屠苏草等药材浸泡到酒中,到岁时节令拿出来喝。古人认为喝屠苏酒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就相当于现在的保健酒之类的。

喝屠苏酒还有吉祥的寓意在里面,能使阖家欢乐安康,这也包含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里就轮到南朝宗懔著述的笔记《荆楚岁时记》正式登场的时间了,这本书的内容记载的是当时江汉荆楚地区元旦至除夕的岁时节令、习俗习惯、风物故事的地。宗懔在《荆楚岁时记》序中如是说:率为小记,以录荆楚岁时,自元日至除日凡二十余事。

这本书一经问世,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也促进了岁时节令文化的交流。隋朝杜公瞻还为此书做了注解,并且将书中所记的荆楚江汉一带典型的南方节令风俗和北方的节令风俗做了比较。

宗懔《荆楚岁时记》和杜公瞻的注解同时流传,从而将中国大江南北的风俗习惯融汇于一书当中。

许多荆楚地区的节令风俗也流传到北方,一些北方的节令习俗也流传到南方,这本书对中国节令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有着不言而喻的现实意义的。

如在《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了元日这一天饮屠苏酒的习俗: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

过春节饮屠苏酒的风俗在南北朝后期至隋唐时期也传播到了北方,而且风靡全国,并且一直延续到宋代。

和王安石同时代的苏辙在《除日》诗中也生动地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南宋诗人陆游也曾写道:“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南渡之后的诗人何汝樵,在《元旦》诗中也深情地怀念着家乡那一杯在元日喝的屠苏酒:“故里屠苏酒,新年柏叶盘。嗟哉老兄弟,谁与共清欢。”

家人在元日欢聚一堂,推杯换盏,真是“其乐融融,其情恰恰”,这温馨的时刻让人们更多了一份对家的眷顾,多了一份家的凝聚力。

宋代人在元日这一天饮屠苏酒的生动场景,这更多了一份人们对元日美好期盼和浓重的节日仪式感。

(三)元日的第三个习俗,门上贴桃符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曈曈”二字是形容旭日东升、阳光普照的样子,这一天天气温暖晴朗,“千门万户曈曈日”更显示出了一派节日祥和的新气象。

“新桃”和“旧符”采用了古诗文中常见的互文见义修辞手法,也就是上下两句和一句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其实说的是一件事情。

这种修辞手法使文意互相交错、渗透、补充,以表达一个完整的句子意思,有单句互文,对句互文,多句互文的区别。

如唐代王昌龄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就是典型的单句互文见义,意思就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宋代戴复古《初夏游张园》中的“东园载酒西园醉”这一句,也是单句互文。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互文见义。

陆游《成都大阅》“令传雪岭蓬婆外,声震秦川渭水滨”的这两句,也是互文见义的手法。

《元日》诗中“总把新桃换旧符”,其实就是指新桃符和旧桃符,用互文见义的手法写出了把旧桃符取下来,换上新桃符。

那古人在元日往门上贴桃符有什么寓意呢?其实古人门上在门上贴桃符的习俗由来已久。

《荆楚岁时记》注引《括地图》中说:桃都山有大桃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日照则鸣。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垒,并执苇索以伺不祥之鬼,得则杀之。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也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相传有一个叫做“鬼蜮”的地方,有一座桃都山,山上有一棵树冠达三千里的大桃树,桃树上住着一只金鸡,每日太阳出来的时候,金鸡就会啼鸣。

夜晚游荡的鬼魂必须在鸡鸣前赶回鬼蜮,鬼蜮的大门站着两个神人(保安或门卫的身份),叫神荼和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坏事,神荼和郁垒这两位大神就能立即发现并将之捉住,所有的鬼魂都非常惧怕神荼和郁垒这两位大神。

于是老百姓就用桃木板刻成神荼和郁垒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驱邪避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和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同样可以驱邪避害。

这种刻有神荼和郁垒名字的桃木板就被人们称作桃符,每年更换一次,叫做除旧布新。

随着时间的发展,桃符本身也在变化,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就是将字数相等,意思相应的短诗句题写在桃木板上,帖桃符后来逐渐演变为贴春联。所以说桃符就是春联的前身、最早雏形。

《宋史·蜀世家》中就记载了在桃符上题诗的事情:“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学士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喜节号长春。’”

后蜀国主孟昶在桃符上题的这句诗“新年纳余庆,喜节号长春”也被认为是最早的一副春联。到了宋代,桃符已经演变成春联的形式了,只不过名字还是叫“桃符”。

如南宋薛嵎在《新年换桃符》诗中写道:“桃符频换句难新,休对春风诉旧贫。”

陆游在《己未新岁》诗中写道:“桃符带草写,椒酒过花斟。”

南宋赵师侠在《鹧鸪天·爆竹声中岁又除》一词中写道:“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

而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更是形象的说明了宋代人们过春节时,家家户户贴桃符(春联),喜迎新年的节日喜庆气氛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结

王安石的《元日》诗,描绘了一幅热烈、欢快、喜庆的春节景象。全诗巧妙地选取了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燃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三个生动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的细节,恰到好处地描写了人们辞旧迎新的新年新气象,也让我们通过诗作对宋代的春节习俗和文化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关于除夕的古诗词精选

1.关于“除夜”的古诗有哪些

1、《除夜》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2、《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1、《除夜》白居易

双眼多病,彻夜难眠,并非是为了守岁;人心老了容易感伤,更何况又临近春节。

灯火燃尽、天亮后,我便是六十岁的人了。

2、《元日》王安石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作者简介:

1、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2、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关于“除夜”的古诗有哪些

1、《除夜》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2、《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译文:1、《除夜》白居易双眼多病,彻夜难眠,并非是为了守岁;人心老了容易感伤,更何况又临近春节。

灯火燃尽、天亮后,我便是六十岁的人了。2、《元日》王安石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作者简介:1、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2、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3.二十首关于除夕的古诗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二首 唐·姚合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

旧国当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尽北峭,风渐向东生。

谁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疫,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除夜 唐·卢仝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

旧国馀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

惟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病,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除夕 明·文徵明 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

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词。 除夕 清·赵翼 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

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宋 夔 细草穿纱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凤城新年辞 清 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田家元日 唐 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除夜 唐·孟浩然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那堪正漂泊,来日岁华新。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钦州守岁 唐·张说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

悉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除夜 唐·元稹 忆昔岁除夜,见君花烛前。

今宵祝文上,重叠叙新年。 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

伤心小儿女,撩乱火堆边。 除夜 唐·白居易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除夜寄微之 唐·白居易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除夜寄弟妹 唐·白居易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

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客中守岁在柳家庄 唐·白居易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除夜宿洺州 唐·白居易 家寄关西住,身为河北游。

萧条岁除夜,旅泊在洺州。 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除夜 唐·白居易 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

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三年除夜 唐·白居易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

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

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 七十期渐近,万缘心已忘。

不唯少欢乐,兼亦无悲伤。 素屏应居士,青衣侍孟光。

夫妻老相对,各坐一绳床。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 唐 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玉楼春 宋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唐 孟浩然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

那堪正漂泊,来日岁华新。 除夜乐城逢张少府 唐 孟浩然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

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

平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 除夜有怀 唐 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应诏赋得除夜 唐 史青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除夜作 唐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癸已除夕偶成 (清)。

4.关于除夕的古诗有哪些

《除夜太原寒甚》(明)于谦。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有怀》(唐)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二》(宋)苏轼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除夜雪》(宋)陆游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除夜》(唐)李世民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冬除夜书情》(唐)卢延让兀兀坐无味,思量谁与邻。数星深夜火,一个远乡人。

雁翥天微雪,风号树欲春。愁章自难过,不觉苦吟频。

《除夜寄弟妹》(唐)白居易。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

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玉楼春·元日》(唐)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酴酥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除夜宿石头驿》(唐)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除夜有怀》(唐)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孟浩然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除夜有怀》(唐)孟浩然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宋)苏轼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着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搏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除夜》(唐)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5.关于除夕的古诗,100首

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二、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三、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四、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五、新春佳作庆团圆,年年岁岁酒言欢。

快迎贵客厅堂坐,乐园赏悦华歌宴。六、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七、新朋旧友总相睦,年关岁末君多福。

快马加鞭事业路,乐得硕果爱情树。八、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九、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十、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十一、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十二、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

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夫是文词。十三、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十四、江上见新年,年夜听春雨。

有个人人领略春,粉淡红轻注。深劝玉东西,低唱黄金缕。

捻底梅花总是愁,酒尽人归去。十五、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十六、爆竹传声又岁除,流年不驻隙中驹。

屠苏未用斟春酒,馎饦先教促晓厨。彩绚户庭更郁垒,欢传院落竞樗蒲。

老来乐事关心懒,吟对梅花捻断须。十七、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十八、闲居寡言宴,独坐惨风尘。

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耿耿他乡夕,无由展旧亲。十九、莫嫌寒漏尽,春色应来早。

风开玉砌梅,熏歇金炉草。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

年华日夜催,清镜宁长好。二十、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6.关于除夕的诗歌

大年三十,除夕今日, 年年岁岁,中华大地, 家家户户,团聚家园。

除夕,年的浓郁, 滋润着家的温馨, 席前给故去的亲人, 火化缅怀的冥币, 传承儒孝文化, 祖祖辈辈延续。 丰盛的宴席, 和着欢声笑语, 将爱的祝愿传递, 团聚,幸福的词, 大人的甜在心里, 小孩的密添了新衣。

有一道程序, 那是必须, 跪拜长辈,期盼压岁。 除夕,家人团聚, 精彩纷呈的春晚, 忘了烦忧,几多期许, 用心用情伴着真诚, 编辑祝福的短信, 发给真心祝福的人, 不管你哪里? 手机铃声响起, 讯息都会传递, 远方那份真心。

除夕之夜,爆竹声声, 烟花散漫满天的星, 岁岁年年,除旧迎新, 明天,就是新年的黎明。 ——作于峨眉山银杏苑,今日除夕,明日就是新年的黎明,忘了烦忧,几度期许。

7.关于除夕的诗句、、、、、、、、

1、《除夜有怀》 唐朝 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来。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翻译: 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

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

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自更新就是新的一年。2、《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宋代 苏轼。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老去怕着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但把穷愁搏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翻知译: 冰冷的除夕夜,作者行走在江南道上,思绪千万,为自己政治上的失意,且行且道歌,为黎民百姓的生活担忧。远水,低星渐渐模糊,不眠不是为了守岁,而为不断的在思念,思念家乡,思念父老乡亲。

重衾难暖这霜雪浸透了的心田,沐浴后头发倍感稀疏。应该谢谢这残尽的昏灯,在孤舟上与我一夜相依。

8.关于除夕的古诗有哪些

古诗中的除夕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唐太宗《除夜》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唐太宗《守岁》

宫阙星河抵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

——唐 杜审言《守岁侍宴应制》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唐 王湮《除夜》

如何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唐 孟浩然《除夜乐城张少府宅》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唐 杜甫《杜位宅守岁》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 高适《除夜作》

玉关西望肠堪断,况复明朝是岁除。

——唐 岑参《玉关寄长安李主簿》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唐 白居易《除夜寄弟妹》

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

——唐 方干 《除夜》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唐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有作》

一宵犹几刻,两岁欲平分。

——唐 曹松《除夜》

半夜腊因风卷去,五更春被角吹来。

——唐 曹松《江外除夜》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唐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患难思年改,龙钟惜岁徂。

——宋 唐庚《除夕》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清 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诗词鉴赏# 导语除夕夜就是指农历腊月三十,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即大年初一前夜,又称为年三十。下面 考 网就给大家分享下关于除夕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关于除夕的古诗词篇一

 《元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全文诗句如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翻译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除夜太原寒甚》作者是明代文学家于谦。其全文诗句如下: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翻译

 给远离家乡的人们说几句话:天气虽然有些寒冷,但又何必为此而不堪苦闷呢?春天不久就要来到了,春风就在屋子的东头。

 《除夜作》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高适。其全文诗句如下: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翻译

 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除夜有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涂。古诗全文如下: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翻译

 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除夜宿石头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戴叔伦。其全文诗句如下: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除夜有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涂。其全文诗句如下: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翻译

 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王安石和陆游的诗中哪两句描写了春节的习俗

关于除夕的古诗词篇二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诗句如下: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翻译

 长期以来两家关系就很好,彼此相知亲密无间。天黑之后点起描画的红烛,排起守岁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席间歌女唱起《梅花》旧曲,大家畅饮新蒸的柏酒,推杯换盏,间或会有行酒令的游戏。作者现在是四处漂泊随行处且行乐,一年一年的过去了也不见。

 《除夜有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诗句如下: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翻译

 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除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来鹄。其全文诗句如下: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翻译

 回家团聚的渴望,牵动着我的喜乐和忧虑,转眼已成空。整夜里都怀着对万里外家乡的思念。最让人哀愁的是伴着阵阵报晓的鸡鸣,憔悴的人儿又迎来了春风。

 《玉楼春·元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毛滂。其全文诗句如下: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

 翻译

 莲花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在井悬冻酒,晓寒侵人之时,柳枝的苗条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气息。虽有佳人歌女劝酒佐兴,可词人却为早春的物候所惊,犹如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故旧。构思新颖,饶有情致。

 

关于除夕的古诗词篇三

 《田家元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诗句如下: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翻译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客中除夕》作者为明朝文学家袁凯。其古诗全文如下: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翻译

 今儿晚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只能在异地他乡诉说故乡。眼看别人的儿女一天天长大,自己的客游生活却岁岁增长。战乱连年不断、无休无歇,关山阻隔,故乡归路渺茫。饮一杯除夕避邪的柏叶酒,压不住思亲眼泪万千行。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涂。古诗全文如下: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翻译

 三巴的道路多么迢远,我走在万里艰危的征程。乱山上残雪在黑夜里闪光,一支烛火陪伴着我这异乡的人。离开亲人们已越来越远,和僮仆的感情分外加深。哪堪漂泊在天涯,又适逢明朝岁华更新。

 《除夜寄弟妹》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

 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冬除夜书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延让。其古诗全文如下:

 兀兀坐无味,思量谁与邻。

 数星深夜火,一个远乡人。

 雁翥天微雪,风号树欲春。

 愁章自难过,不觉苦吟频。

 《除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世民。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