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忧国忧民 悲痛万分 曹操《蒿里行》及赏析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3-19 03:47:38浏览:7分类:教育知识

蒿里行

两汉: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译文

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

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

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

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

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

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

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

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注释

关东: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西南)以东。义士:指起兵讨伐董卓的诸州郡将领。

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党羽。

初期:本来期望。盟津:即孟津(今河南孟县南)。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此大会八百诸侯,此处借指本来期望关东诸将也能像武王伐纣会合的八百诸侯那样同心协力。

乃心:其心,指上文“义士”之心。咸阳:秦时的都城,此借指长安,当时献帝被挟持到长安。

力不齐:指讨伐董卓的诸州郡将领各有打算,力量不集中。齐:一致。

踌躇:犹豫不前。雁行(háng):飞雁的行列,形容诸军列阵后观望不前的样子。此句倒装,正常语序当为“雁行而踌躇”。

嗣:后来。还:同“旋”,不久。自相戕(qiāng):自相残杀。当时盟军中的袁绍、公孙瓒等发生了内部的攻杀。

淮南句:指袁绍的异母弟袁术于公元197年(建安二年)在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自立为帝。

刻玺句:指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玺,印,秦以后专指皇帝用的印章。

铠甲句:由于长年战争,战士们不脱战服,铠甲上都生了虱子。铠甲,古代的护身战服。铠,就是甲。虮,虱卵。

万姓:百姓。以:因此。

生民:百姓。遗:剩下。

创作背景

 公元189年(东汉中平六年),曹操独自引领三千人马在荥阳迎战了董卓部将徐荣,战败。不久,讨伐董卓的联军由于各自的争势夺利,四分五裂,互相残杀起来,其中主要的就有袁绍、韩馥、公孙瓒等部,从此开始了汉末的军阀混战。此诗即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反映。

赏析

 这首《蒿里行》可以说是《薤露行》的姐妹篇,清人方东树的《昭昧詹言》中说:“此用乐府题,叙汉末时事。所以然者,以所咏丧亡之哀,足当哀歌也。《薤露》哀君,《蒿里》哀臣,亦有次第。”就说明了此诗与《薤露行》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不同。《蒿里》也属乐府《相和歌?相和曲》,崔豹《古今注》中就说过:“《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为挽歌。”因此,如果说《薤露行》主要是写汉朝王室的倾覆,那么,《蒿里行》则主要是写诸军阀之间的争权夺利,酿成丧乱的历史事实。

 此诗前十句勾勒了这样的历史画卷:关东各郡的将领,公推势大兵强的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准备兴兵讨伐焚宫、毁庙、挟持献帝、迁都长安、荒*兀耻、*的董卓。当时各郡虽然大军云集,但却互相观望,裹足不前,甚至各怀鬼胎,为了争夺霸权,图谋私利,竟至互相残杀起来。诫之不成便加之笔伐,诗人对袁绍兄弟阴谋称帝、铸印刻玺、借讨董卓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称孤道寡之实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并对因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悲愤。诗中用极凝练的语言将关东之师从聚合到离散的过程原原本本地说出来,成为历史的真实记录。然而,曹操此诗的成功与价值还不仅在此,自“铠甲生虮虱”以下,诗人将笔墨从记录军阀纷争的事实转向描写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在揭露军阀*的同时,表现出对人民的无限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注和担忧,这就令诗意超越了一般的记事,而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

 连年的征战,使得将士长期不得解甲,身上长满了虮子、虱子,而无辜的百姓却受兵燹之害而大批死亡,满山遍野堆满了白骨,千里之地寂无人烟,连鸡鸣之声也听不到了,正是满目疮痍,一片荒凉凄惨的景象,令人目不忍睹。最后诗人感叹道:在战乱中幸存的人百不馀一,自己想到这些惨痛的事实,简直肝肠欲裂,悲痛万分。诗人的感情达到高 潮,全诗便在悲怆愤懑的情调中戛然而止。

 此诗比《薤露行》更深刻地揭露了造成社会灾难的原因,更坦率地表现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同情。曹操本人真正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还是从他随袁绍讨伐董卓始,故此诗中所写的事实都是他本人的亲身经历,较之《薤露行》中所述诸事,诗人更多直接感性的认识,故诗中反映的现实更为真切,感情更为强烈。如最后两句完全是诗人目睹兵连祸结之下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真实情境而产生的感时悯世之叹。刘勰评曹氏父子的诗曾说:“志不出于滔荡,辞不离于哀思。”(《文心雕龙?乐府》)锺嵘评曹操的诗也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下》)都指出了曹操的诗歌感情沉郁悲怆的特点。惟其有情,故曹操的诗读来有感人的力量;惟其悲怆,故造成了其诗沉郁顿挫、格高调响的悲壮气势。这首《蒿里行》即是极为典型的例子。故陈祚明说:“孟德所传诸篇,虽并属拟古,然皆以写己怀来,始而忧贫,继而悯乱,慨地势之须择,思解脱而未能,亹亹之词,数者而已。”(《采菽堂古诗选》)可见曹操诗歌抒忧写愤的特征已为前人所注重。

 正因为此诗实录当时事实并由诗人直抒胸臆,故全诗用了简洁明了的白描手法,无意于词句的雕凿粉饰,而以明快有力的语言出之,如“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孟津,乃心在咸阳”四句,明白如话,一气直下,将关东之师初起时的声势与正义刻画殆尽,自己的爱憎也于此鲜明地表现出来。又如“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等语描写联军将领的各怀私心,逡巡不前,可谓入木三分。对于袁绍等军阀的讥刺与抨击是随着事态的发展而逐步表现的,起先称之为“义士”,并指出“乃心在咸阳”,意在恢复汉祚,然自“踌躇而雁行”已逗出其军心不齐和怯懦畏战的弊端。然后写其各为势利而争、发展到自相残杀,最后点明其称帝野心,可谓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但都以直接明白的语言写来,令人感到诗人抑捺不住的真实感情,而军阀懦弱而丑恶的嘴脸已跃然纸上。至于诗人感情的强烈,也完全由明畅的语言冲口而出,如写白骨蔽野,千里无人,都以直陈其事的方式说出,最后说“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直出胸臆,无一丝造作之意,可视为诗人心声的自然表露。

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

半面之旧 半面:见过面;旧:原先,引申为旧友。指只见过一面的旧交

不识之无 识: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钿合金钗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进退出处 指仕途的升迁和降职,出仕和退隐

笼鸟槛猿 笼中鸟槛中猿。比喻受拘禁没有自由的人

百身莫赎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比翼连枝 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碧落黄泉 碧落:天上、天界。黄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

彩云易散 美丽的彩云容易消散。比喻美满的姻缘被轻易拆散。

嘲风咏月 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殚思极虑 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

谠言直声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荡然无存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雕章镂句 指文章的词句刻意修饰。

对床夜雨 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

孤苦伶仃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古代诗人都是具有忧国忧民、爱国爱乡 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来源河洛,是在不断迁徙、不断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那么忧国忧民的古诗有哪些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篇1

 春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篇2

 过零丁洋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原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注释

 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⑵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⑶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⑷絮:柳絮。

 ⑸萍:浮萍。

 ⑹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7)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8)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9)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篇3

 登高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注释

 ⑴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篇4

 十五从军征

 朝代:两汉

 作者:佚名

 原文: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遥看 一作:遥望)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他说)?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忧国忧民 悲痛万分 曹操《蒿里行》及赏析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原为?遥望是君家,松柏冢垒垒。?

 注释

 始:才。

 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上。

 阿:语气词,没有意思。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望:远远地望去。

 松柏(bǎi):松树、柏树。

 冢(zhǒng):坟墓。

 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gǒu d?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zh?):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长。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旅谷:野生的谷子。

 旅葵(ku?):即野葵。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持:用。

 作:当做。

 羹(gēng):就是饭菜的意思。

 一时:一会儿就。

 贻(y?):送,赠送。

 沾:渗入。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