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美食推荐 > 正文

生板栗自己在家怎么炒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12-02 06:06:15浏览:8分类:美食推荐

自炒板栗

主料:栗子1000克

做法:步骤1、买来的新鲜栗子最好先在背阴的通风口晾干3-5天,这样吃起来才甜。

步骤2、用剪刀在栗子突起的部分剪一刀,这样容易剥壳,也易熟。因为风干过,栗子肉和栗子壳之间会有空隙,剪起来很容易,不会伤到栗子肉。

步骤3、把栗子全部剪一刀。在水里冲洗一下。

步骤4、把栗子放到锅里,加水盖过栗子,大火烧开后转中火煮20分钟,把栗肉煮软,也可以用高压锅煮,更软。

步骤5、20分钟后栗子肉已煮软。

步骤6、取出栗子沥干水份。

生板栗自己在家怎么炒

步骤7、然后把栗子倒在锅里,中小火慢炒。

步骤8、准备好臂力,我大约炒了20分钟,手好酸。

步骤9、炒到剪开的口子越开越大,露出里面金**的栗肉,而且可以闻到焦香味了,就好了。

吃栗子小心烫,但是温热的栗子真心好吃,原汁原味的栗子没有加任何调料,就是这样朴素而味美,一家人围着剥栗子聊天,或者一边追剧一边吃栗子,吃到晚饭也不想吃了为止。

家庭怎样加工生板栗?

微波栗子这种做法较为简单。

家里有微波炉就可以做。首先,从超市或者网上商城等可以买到新鲜的生板栗。如果是在市井上购买,要注意板栗是否个头均匀,新鲜无变质。

把挑选购买好的板栗清洗干净,放到容器中自然凉干。

将凉干后的板栗‘肚子’朝上,就是凸起的那一块,然后用剪刀或者其它刀具开个口子。注意要用手指用力夹紧按住板栗,要不然很容易受伤。另外,开口的时候,要注意把板栗里面的绒毛也一并剪开。这样不会爆。

将开好口的板栗放入专用的微波盒中,如果板栗是比较干的那种,可以再散上一勺食用油。然后,盖好盖子并记的把透气孔打开。然后把微波盒放入微波炉中开高火,打上5分钟就可出炉了。

可以做糖炒栗子或者水煮栗子,糖炒也好做,用栗子,大粒盐(比例为1:1)没有大粒盐,用普通盐也可以,一勺糖(喜欢甜的可以多放糖)。

做法:

1.先把栗子洗净,然后用小刀把栗子割开,深度大概为5mm。

2.然后洗净,在水里泡10分钟。

3.铁锅烧干,盐倒入,同时倒入沥干的栗子,千万注意要在盐冷的时候放栗子。

4.徐徐翻炒之,注意要使栗子受热均匀,否则生熟会不一致,有些栗子还会焦。

5.过了几分钟后,你可以看见栗子慢慢涨开来。

6.于是加快翻炒的频率,使先前粘在栗子壳上的盐粒慢慢脱离,同时盐色渐渐转深。

7.这个时候,就加一勺白糖下去,注意要慢慢加入,要撒得均匀些。

8.糖加进入以后,盐粒开始发粘,渐渐变成黑色,同时糖分焦化,焦香四溢,很有路边糖炒栗子的感觉吧?这个时候,需要不断快速翻炒,并使铲子从锅底插入泛起,以保证焦糖不粘锅底。

9.待炒到盐粒不再发粘,即关火,盖上盖子闷一会,以保证栗子熟透并使焦糖香气渗入栗子里,然后用漏勺将栗子沥出即可。

栗子的壳很容易就剥开了(知道为什么要切那么长的刀口了吧),栗子肉上沾了一点点盐,吃起来反而觉得香甜,用来零食或下酒都不错!

糖炒栗子注意事项

1.首先声明,栗子是会爆炸的,应该也算是危险品。

2.栗子一定要在尾部皮厚处切开,深度不小于5mm,长度要超过整个厚皮,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爆炸,并可以使栗子壳更容易剥开。

3.栗子在炒前请用水浸泡一会,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水分流失,避免肉质干硬。

4.栗子在盐冷的时候下锅,逐渐加热,整个过程请不停翻炒,使栗子受热均匀。局部受热会使栗子烧焦,并可能引起爆炸。

5.糖可以不放,当然,放了会更香,更有糖炒栗子的感觉。

6.盐炒完冷却后收集保存起来,下次可以再用,若受潮结块,加些新盐并加热即散开。

7.炒制过程中,温度很高,注意烫伤!

水煮栗子就把栗子洗干净以后直接放到水里煮,水里放糖,煮好以后控干水,然后放到微波炉里煨3—5分钟,这样是为了让栗子皮和肉分开好剥,我就是这么做的。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